国有大行及多家股份制银行响应人民银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的通知,计划在10月底前批量调整利率,为借款人提供稳定预期。此次调整旨在将存量房贷利率与新发放房贷利率看齐,统一调整为不低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减30个基点,不再区分购房套数。北京、上海等大城市购房者将迎来显著利率调整,尤其是此前首套房贷利率为“LPR+55BP”的借款人,将统一调整为“LPR-30BP”,标志着自2024年“830政策”以来,一系列房地产市场宽松政策的进一步实施。

尽管调整后的房贷利率普遍可降至3.55%,但并非所有借款人都能立即享受这一优惠。由于房贷合同中的LPR并非实时调整,而是存在重定价周期,目前这一周期通常为一年。因此,上次LPR调整后尚未达到重定价日的借款人,暂时无法享受3.55%的利率。

补贴政策来袭:存量房贷下调再迎红包,下月起定价机制重新协商?

在当前降息周期中,若能缩短重定价周期,借款人将更快享受到LPR下降的优惠。央行在9月29日的文件中提出,自2024年11月1日起,借款人可以与银行协商重定价周期。但具体调整是否强制以及周期长度尚未明确,商业银行也未发布具体通知。

观察者网了解到,11月1日后,借款人可以协商存量及新发放房贷的重定价周期,选择按年、半年或季度调整。此外,央行文件还提到,当存量房贷利率与新发放房贷利率出现差距时,借贷双方可以自主协商调整利率加点幅度,无需等待批量调整,显示出央行减轻存量房贷负担的决心。

专家指出,此次政策调整涉及多个部门,成功实施有助于减轻购房者还款压力,增强消费能力。同时,对银行净息差的影响保持中。5月17日放开房贷利率下限后,房贷利率明显下降,新发放与存量房贷利率差距扩大,导致部分借款人提前还贷。然而,随着政策的实施,一线城市楼盘访客量和认购量有所上升,提前还贷情况减少。

9月央行降准0.5个百分点,为银行提供1万亿元长期低成本资金,同时中期借贷便利(MLF)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下降,也有助于降低银行资金成本。专家预计,随着降息降准政策效果的显现,存款利率也将调整,进一步减轻银行利息负担,整体来看,银行净息差所受影响保持中。